| 加入桌面
 
 
三苹米网络 » 新闻资讯 » 行业新闻 » 正文行业新闻 企业报道 国内热点 环球资讯 财经新闻 科技资讯 

猪价持续低迷 散养户萌生退意生猪业如何跳出“价格怪圈”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4-03-15  浏览次数:158
 生意社02月15日讯
  国庆节后逐渐攀升,春节前达到全年高峰,春节后又开始回落,这是猪价常年变动的一般规律。但今年春节前却反常,猪价行情旺季不旺,节后延续下跌趋势。
  省畜牧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2月12日我省生猪平均价格每公斤12.28元,与上周相比下降0.73%,与上月相比下降7.26%,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6.89%。
  散养户养猪赔钱
  已经养了两年生猪的项城市养殖户郑海防,春节前把存栏的100多头猪全卖了。“赔得养不起了。去年存栏的猪全卖掉后赔10多万元。”2月14日,谈起春节前后的生猪行情,郑海防直叹气,饲料、人工成本都在上涨,就猪价不涨。
  省养猪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,养殖户赶行情春节前扎堆儿出栏、市场需求疲软、上半年储备肉投放市场等多重因素导致这波生猪行情下跌。
  “今年的行情和往年有所不同,猪价下跌趋势提前半个月就出现了。”省畜牧局畜牧处处长高永革告诉记者,我省生猪价格从去年12月中旬开始下降,下跌时正值各地消费猪肉的高峰。节后猪价表现依然低迷,恢复上涨估计也会比往年晚一个月。
  业内人士说,猪粮比(生猪价格和作为生猪主要饲料的玉米价格的比值)低于6.5时,养殖生猪就处于亏损状态。数据显示,2月12日我省猪粮比为5.41。济源市永兴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体斌坦言:“现在每出栏一头猪,要赔100多元。”
  郑海防告诉记者,一般来说,养猪业是3年涨、3年落,如果养殖技术等各方面做得好,养猪赚1年够亏3年。“这两年生猪行情变化太快,基本没规律可循。辛辛苦苦养一年,结果还赔钱,乡里的散养户越来越少。”
  规模化养殖步伐加快
  难以捉摸的生猪“价格怪圈”,推动了产业的重新洗牌。在价格寒冬面前,与萌生退意的散养户相反,我省生猪行业规模化养殖程度越来越高。
  记者调查了解到,目前我省规模化养殖形式主要有:几家养殖户合作,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,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;部分养殖户“傍大款”,以“公司+农户”的形式与大型养殖企业合作;还有一些社会资本转向生猪业,建设规模化养殖基地。
  高永革告诉记者,目前我省生猪行业规模化养殖程度达到85%。“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《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》,从环保方面加强了生猪养殖的要求,提升了养殖业的准入门槛,会进一步加快规模化养殖的发展步伐。”
  产业发展重在提升品质
  《全国生猪优势区域布局规划(2008—2015)》提出,当前生猪业发展进入了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。作为畜牧业大省,我省生猪业发展更是面临转型的阵痛期。
  “今后,在发展量的同时,需更加注重质的提升。”高永革说,只有加快引导规模化养殖发展,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水平,提升养殖效益,才能实现猪价的稳定,减少产业风险。
  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白献晓表示,生猪养殖企业做大做强,完善产业链条,实现从养殖到餐桌的垂直一体化,才能从源头上保障产品安全,减少“价格怪圈”带来的不利影响。
分享与收藏:  新闻资讯搜索  告诉好友  关闭窗口 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:

新闻视频

 
七月DT模板
推荐图文
推荐新闻资讯
最新文章
 
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网站地图 | 网站留言 | 广告服务 | 积分换礼 | RSS订阅 | 浙ICP备15023891号
Powered by DESTOON 4.0
购物车(0)    站内信(0)     新对话(0)